织梦CMS -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!

欧博ABG-会员注册-官网网址

欧博娱乐小米: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

时间:2024-06-23 13:59来源: 作者:admin 点击: 50 次
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,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,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。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,分享贡献你的知识。

小米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,欧博娱乐在往昔无数的岁月里,我们的祖先们就是凭借着小米提供的热量来度过那漫长的时光。

现在,一般指称没有去壳的粟为谷子,称去壳的粟为小米。粟在我国古代叫“禾”。《说文》中说:“禾,嘉谷也,二月始生,八月而熟,得时之中,故谓之禾。”

小米

小米的起源历史

现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,我国栽培的小米是世界上所有被人们栽培的小米的祖先。在古代,小米一直是北方人民的主食之一。后来,小米逐渐向外传播,首先传到朝鲜和日本等东亚文化区的国家和地区,然后最终传播到今天的产区。

一些考古成果也证明了小米在我国算得上是历史非常悠久了,根据在陕西岐山县斗鸡台、西安半坡村、河南淅川县黄楝树村、河北磁山、青海乐都及甘肃、云南和长城内外各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遗址的发掘,都发现了大量炭化粟粒。

其中如半坡遗址经碳化测定为六千多年,磁山遗址为七千九百多年。也正因此,我们就可以知道,早在七八千年前,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吃上小米了。

在 4000 年前的青海喇家遗址,考古发掘就出土了一碗小米做的金黄的面条,而且更让我们啧啧称奇的是,这还是一碗荤面。(1)

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到的是,小米的祖先其实与狗尾巴草关系匪浅,从狗尾巴草变成小米,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。

古人所言的“粟”,也就是人们说的谷子

我国古代先民的“贵粟“思想

在举世闻名的甲骨文中,就已经有“粟”这个字出现了。而在稍晚一些出现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,更是能多次看到“粟”的存在。

朱东润先生主编的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对《诗·王风·黍离》“彼黍离离,欧博allbet彼稷之苗”的注释为:“黍,即大黄米; 稷,郝懿行《尔雅义疏》说:‘稷为谷子,其米为小米’。

《论语·雍也》曾曰:“子华使 于齐,冉子为其母请粟。”意思是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去作使者,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贴些谷子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曰:“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。”意思是,河内地区发生了饥荒,梁惠王就将遭灾的百姓迁到河东地区来帮助他们活下去,又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以赈济灾民。

儒家经典中出现小米绝对不是什么偶然现象,毕竟在儒家思想中,一直有着重农的传统。这也致使承载了孔孟思想的经典中,士大夫与庶人,都需要依靠小米来生存和生活。

孔子周游列国,总是要耗费经费的,这笔钱从何而来?答案也是小米。要搞清楚这个问题,还要弄懂孔子的收入问题,

我们知道,孔子收的学费,也就是“束脩”,其实价值并不算高。“束”就是一束,有10天,“脩”就是干肉。孔子也会帮人治丧,很显然,治丧的收入也是远远不够远行之靡费的。

说到底,孔子作官的俸禄和其他人的资助,是使得孔子能够将这场浩大的“传道”行动进行下去的原因。

卫灵公曾问孔子在鲁国做官的俸禄是多少,孔子回答:“俸粟六万。”于是卫灵公依照这个标准,也给孔子“俸粟六万”。研究人员做过换算,孔子一年的薪俸,大约是90吨小米。

而其他人资助孔子,也是送给孔子小米。鲁国大夫季孙氏,曾经一次性送给孔子师徒小米1000锺,1000锺小米有90吨。(2)

《管子·治国》曰“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,奸巧不生则民治。富而治,此王之道也。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,粟生而不死者王。粟也者,民之所归也;粟也者,财之所归也;粟也者,地之所归也。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。……粟者,王之本事也,人主之大务,有人之涂‚治国之道也。”

这就将粟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,认为粟是统治者得以巩固统治的根本之一。“贵粟“思想强调粟的经济、政治功能。

在汉代,有的官职之名就叫“治粟都尉”,可见时人对“粟”的重视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也曾写道:“粟米布帛生于地,长于时,聚于力,非可一时成也。”

小米熬成的粥,是很多人永难忘怀的味道

小米的饮食文化

“沁县三大宝,鸡蛋、瓜子、吴阁老。”这就是太行山区的沁县人民赞扬自己家乡名特产的口头禅。所谓“吴阁老”指的就是当地出产的名贵小米“沁州黄”。

传说“沁州黄“原来的名字是”爬山糙“,据说这种小米的缘起是三百多年前,古代沁州檀山岭有一座古老的庙宇,庙里住着一个赤脚和尚和几个小和尚,因为生活清苦,常常吃不饱肚子,于是把附近的贫瘠的土地开垦了出来,种上了糙谷。

这些糙谷经过和尚们的辛勤培养,竟然变得色、香、味均显上乘,于是名唤“爬山糙“。后来,在朝中做保和殿大学士的”吴阁老“,将这种小米更名为”沁州黄“,并将其进贡给了康熙皇帝。

想必康熙皇帝是很爱吃这种小米的,后来“沁州黄“进贡给皇家便成了惯例,”沁州黄“的名字也从此名扬天下(3)

自商代直到秦汉,粟都被列为五谷的首要位置。王祯《农书》中说:“五谷之中,惟粟耐陈,可历远年”。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出,古人重视小米的原因,也是因为小米非常容易储存。而且因为这种谷物多生长于黄河流域地区,因此古人充分地将其利用。

隋唐以来对储粮建仓、以各凶年也都非常重视。如《通志》卷七《食货典》有曰“隋氏西京太仓、东京含嘉仓、洛口仓等储米粟多者千万石,者小减数百万石。”(4)

学者阮昌锐也曾提出:“台湾土著以粟作为主,各族皆视为神圣谷物,所有农耕祭仪多与粟作相关。这种现象,为东南亚其它地区所少见。换言之,在整个东南亚农业文化中,台湾的粟作系统为特具的文化特质。”(5)

无论是地处我国北方的沁州,还是地处我国南方的台湾省,小米几乎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。

小米

结语

小米在世界农业史上,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地位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王仁湘. 史上盘中餐[N]. 中国文物报,2015-09-11(005).

[2]李开周.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从何而来[J].文史博览,2011(01):64-66.

[3]岳树明.沁州小米甲天下[J].食品与生活,1994(06):39.

[4]何红中. 中国古代粟作研究[D].南京农业大学,2010.

[5]袁辰霞.台湾高山族小米文化初探[J].莆田学院学报,2009,16(04):24-28+31.

(责任编辑: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
发布者资料
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 注册时间:2024-12-22 21:12 最后登录:2024-12-22 21:12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