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博学而不穷,欧博官网笃行而不倦。——《礼记》 2.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,学至于行而止矣。 ——荀子 3.朝有所闻,则夕行之。——《后汉书》 4.知之者不如行之者。——王通 5.读书患不多,思义患不明。患足己不学,既学患不行。——韩愈 6.慎而思之,勤而行之。——白居易 7.学者贵于行之,而不责于知之。——司马光 8.知而不能行,只是知得浅。——程颐 9.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陆游 10.天下大事,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,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。——陆游 (二)名人案例 1.【陶行知】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,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学说,取名“知行”。43岁时,他在《生活教育》上发表《行知行》一文,认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并改名为陶行知。通过陶先生改名,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。从盲目到“知行合一”到“行知论”。 2.【赵括】 战国时期,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从小熟读兵书,张口爱谈军事,别人往往说不过他。因此很骄傲,自以为天下无敌。公元前259年,秦军又来犯,秦国施行了反间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“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”的话。赵王上当受骗,派赵括替代了廉颇。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,死搬兵书上的条文,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,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,欧博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。 3.【王阳明】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。所谓“知行合一”,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。“知”,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。“行”,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。现在的德育包括知、情、意、行,即道德认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。 4.【孔子】 孔子曾经承认过,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。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,是听其言,信其行。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,对一个人的认识,要听其言,观其行。 5.【愚公移山】 “愚公移山”这个故事,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,愚公的愚——愚在没有搬家,而是搬山。智叟的智——智在他确实有理由,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。但是反过来讲,最后的结论证明:愚公不愚、智叟不智。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,而智叟的愚,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、嘴皮滑溜,却没有行动。所以说,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、意识上的智,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,要把思想上、意识上、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。这是聪明人的做法。 三、范文剖析 知行合一,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,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: 学贵于知之,更贵于行之。(第一次,用文言文点出论点)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:“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。”千百年来,多少思想家、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:百闻不如一见,百见不如一做。即 知行合一,重于实践。 (第二次,用白话文点出论点)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,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?古人常讲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。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,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的主张。“行知”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“行动—知识—再行动”的教育思想。我们通过观察、通过听闻获得知识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(回归教师角度)应该讲究“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”这样的一种境界。齐白石学画虾时,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;徐悲鸿的奔马图,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;达芬奇为了完成《最后的晚餐》,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、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,观摩人物神态。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,就必须有“知”在肚里, “知”是“行”的前提和基础。(分论点1,知的重要性) 在教学过程中,(回归教师角度)达到教师传播知识,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。单有“知”是不行的,要紧的是“行”,是做。如果只有学知,有远见,但只空论,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,反会被他人认为是“空水瓶”,没有真才实学。荀子曰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”孔子也曾曰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日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 光是知之,而不行之,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。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,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,向药农询问情况;徐霞客为完成游记,跋山涉水,遍游名川大山,历经许多城市;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,曾亲自到非洲猎狮;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,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。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: 实践出真知,唯有“行”了,方可验证所“闻”所“见”,只有“行”了,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“知”。(第三次点出论点)在教学活动中,(回归教师角度)通过参与课外活动、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,使学生体验生活、体验自然。想到和得到,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。懒于动手实践,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。昔有赵括纸上谈兵,最终败北;今有学生空谈理想,最终无所成就。(分论点2,行的重要性) 学习知识,不能只是听,只是接受,更应该用眼、耳、手、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,实现闻、见、做的统一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(结尾再次强调论点) 笔试冲刺备考群 每日刷题打卡、考试资讯分享 0元领取笔试 易错点 资料 | 图图有话说: 1.文章以“知行合一,贵于行之”为论点,用了大量的名言事例来佐证,有理有据。 2.逻辑上,先论证“行重于知”,再阐述“知是行的基础”,最后又回归到“行重于知”处,论点突出。 3.文中多次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,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。图图提醒大家,可以以教师的身份写作。 | 2022年教资密卷上市啦 | >200位一线授课老师 >耗时60天 500+小时 > 深入研究近10年试题、考点 > 配套华图名师全程解析 ↓ 点击查看大图,扫码查看详情 ↓ 双科 三科 单科 往期回顾 01|182分模板!教资笔试超实用模板!
|